
第一届青岛市最美老干部——耿秋萍
发布时间:2020-01-06 20:01 来源:中共青岛市委老干部局
人物简介:耿秋萍,生于1932年,原胶南县外贸公司职工,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90年退休后,她与老伴儿参加原单位关心下一代工作站,开启了28年的捐资助学之路。她带动了1500多人加入了爱心团队,累计捐款150多万元,帮助1000多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,其中她个人捐赠达10多万元,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生。教导三个儿子加入公益队伍,共同将捐资助学事业进行到底。
1991年,退休后的耿秋萍与老伴儿总想再为社会做点贡献,当年5月,耿秋萍原单位外贸进出口公司成立老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站,她和丈夫主动参加,从此开始了资助贫困学生之路,一干就是28年。
两位老人先后到十几个乡镇摸底,掌握贫困学生的第一手资料,联系更多的离退休老干部出钱、出物资助贫困学生。到1995年8月,他们累计为100多名贫困学生找到了资助人,同时自己也结对资助了10多名学生。1996年5月,在原胶南市关工委、教育局等部门支持下,耿秋萍夫妇建立了全市贫困学生档案,还设计了“希望工程光荣卡”,将贫困学生的照片、基本情况填在卡上,交给资助人,作为捐资助学的荣誉证书,既确保了捐助工作的规范化,也激发了资助人的积极性。
1998年8月,正当臧兴望、耿秋萍夫妇捐资助学公益活动影响日益扩大、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道路时,耿秋萍被确诊身患乳腺癌,需住院治疗。但她仍挂念着资助贫困孩子的事,于是病房就成了他们捐资助学的办公室。2003年10月,臧兴望积劳成疾,患上了严重的肺纤维化疾病,徘徊在生死边缘。即便是这样,他们还是没有放弃奉献爱心的行动。
住院期间,臧兴望、耿秋萍还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,他们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争取实现多年来的心愿。2004年12月21日,原胶南市人民医院保健楼105房间内挂起了党旗,为两位老人举行了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。
2005年9月21日,臧兴望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。老伴的离去,耿秋萍一下子感觉心里空落落的,自己毕竟是70多岁的人了,到底能不能将捐资助学事业进行到底呢?想想与老伴最初的约定,想想老伴临终前的嘱托,想想自己这些年来的坚守,耿秋萍擦干眼泪,独自挑起捐资助学的重担,继续为希望工程事业奔走。2012年,80岁的耿秋萍因当年手术留下后遗症,造成右手麻木,给生活带来不便,写字困难,再加上年老体弱,严重地影响了捐资助学事业,她决定将爱心接力棒交给下一代。
在母亲的影响下,三个儿子接过父母的爱心传递棒,继续为捐资助学事业做出无私奉献,谱写着一首大爱之歌,影响带动着社会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捐资助学行列,为贫困学生圆梦、弘扬社会正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